丰碑永存

丰碑永存 | 审计铁算盘——阮啸仙

来源:中国共产党监督执纪史话     时间:2021-03-26

 


阮啸仙同志肖像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的英雄模范人物,阮啸仙就是百位英模之一。此时,离他牺牲已过去了74个年头。


也许有人要问,是怎样的贡献、怎样的事迹,让阮啸仙这个大半个世纪前的风云人物让人怀念?如果欲真正了解阮味仙,并对他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他亲自撰写的一副对联正好浓缩 了其短智的一生: 坚韧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

 
殚精竭虑忙农运

 阮啸仙1897年出生于广东河源。1918 年考人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接触到了新思想。次年五四运动爆发,阮啸仙和进步同学积极响应,发动和领导广州学生上街游行,并组织广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成立联合会。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他很快走上了革命之路。


阮啸仙一生的革命经历非常丰富,前期主要在广东地区工作。从工业学校毕业后,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工作,开展工人运动。他参与创办爱群通讯社,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合法机构,出版《星期报》。阮啸仙以通讯社记者的身份,经常深人到工厂、学校、农村和群众团体中“ 采访新闻",进行革命宣传、社会调查,撰写反映工人生活与斗争的文章,推动劳工运动。


1923年,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托,阮啸仙着手整顿广东团组织,筹备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并当选为团区委书记。6月,与谭平山、刘尔崧等代表广州地区中共组织,出席中共三大。8月,阮啸仙出席在南京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0月,任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1月,中共广东区委和团广东区委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阮啸仙任国民党广州临时区党部执行委员。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阮啸仙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并任中共广东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在花县、顺德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和农团军,与地方豪绅和民团展开斗争。1924 年10月至1927年4月,阮啸仙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为培养农民运动干部,与彭湃等人一起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并任第届 至第六届教员,以及第三届主任。

1926年,是阮啸仙极为繁忙的一年。繁重的工作,严重损害了阮啸仙的健康,从1926年到1927年,他两次因病在广州人颐养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又前往粤北指导农民运动。

1月6日,他在省港罢工工人七十二次大会上报告高要地主民团围攻农会、残杀农民的经过和日本出兵满州问题,呼吁罢工工人支援高要农民的斗争。同日,广东省农民协会召开欢迎会,欢迎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阮啸仙到会作《广东农民运动之现势》的报告。2月23日,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特派员会议在中央党部礼堂召开联席会议,阮啸仙在会上作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前后情形的报告。2月24日,在《人民周刊》第三期发表《高要地主民团屠杀农民之经过》。2月25日,在《犁头》旬报第三期发表《国民党与农民协会》,3月1日,在《中国农民》第三期发表《惠阳县农民协会成立之经过》。他参加与农民运动有关的各种会议,写文章、作报告,有领导参与农运的深切体验。下半年, 他撰写了《中国农民运动》,该书后由省港罢工委员会出版。

1927年,广东发生四一五反革命政变, 当时,阮啸仙正在粤北指导农民运动,闻讯潜回广州,数日后转移到香港。

此后不久,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阮啸仙缺席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坚韧卓绝为审计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阮啸仙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分别在26日讨论政治报告和7月2日讨论农民与土地问题时作了发言。在这次大会上,阮啸仙被选举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

从莫斯科回国,阮啸仙旋即参加江苏省委的领导工作。这一年,是他最痛苦的一年:痛失爱人高恬波。

高恬波与阮啸仙在学生运动中相识,因共同的革命追求而相知、相爱,1923年,两人结为革命伴侣。高恬波是广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一直致力于妇女工作,曾参加过北伐。1924年11月,团广东区委妇女支部成立,高恬波任书记。1927年12月, 广州起义失败后,两人失去联系,从此天各一方。没想到,再次得知高恬波的消息,竟是她遇难的噩耗。1929 年12月25日,高恬波在南昌执行任务时,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捕后,高恬波严辞拒绝敌人的威通利诱,数日后即被杀害。

听到这个消息,阮啸仙难掩悲痛,引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来深切惊念他最亲密的战友和爱人。

杀戮并不能使人退却和彷徨。带着对爱人的怀念和对敌人的仇恨,阮啸仙又投人了新的战斗。 1931年,阮啸仙到沈阳指导中共满州省委工作。九一八之后,满洲省委遭放破坏,他只身逃脱,12月初,阮啸仙拖着病体回到上海,试图与党组织联系。但因党中央机关转移而未能如愿。12月中旬,阮啸仙在外出寻访党中央机关的途中旧病复发,倒在路上不省人事,幸遇路人帮忙,才进人海格路红十字医院接受治疗。

1932年,经过多方努力,阮啸仙终于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奉调上海互济总会工作,任救援部部长。

1933年秋,阮啸仙从上海前往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当时中央苏区内有混进革命队伍内的投机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涂改账目、销毁单据、假造凭证等事件发生。因此,建立各级审计监督机制提到了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1934年1 月,阮啸仙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他一上任,就要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财务管理混乱,奢侈浪费严重。

阮啸仙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是健全审计组织,选配好各级审计工作人员,特别是审核人员,他为审计人员规定了“六不准”工作纪律: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和作不精确统计:不准徇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 不准收受被审计人员任何物品。第二步是拟写《审计条例(草案)),对审计的责权以及其他要点作了清晰的规定。这个条例后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公布实施。

阮啸仙带领审计人员马不停蹄,接连对中央直属瑞金县、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 粮食调剂总局等单位进行财务审计稽查,查出了大量问题,追回了一笔笔贪污款项,仅在瑞金县,就“追缴贪污款子达六万多元”。 阮啸仙对根据地内出现的贪污腐化行为痛恨到不可容忍的地步,他敢于碰硬,大胆揭露问题,为中央苏区深人开展反贪污浪费斗争提供了一笔笔可靠依据。

阮啸仙雷厉风行、严谨果敢的作风赢得了红军战士和老区群众的信任与敬重。在苏区,人们都尊称他是审计战线上的一把“铁算盘”。当时,中央苏区群众中还传唱着这么一个顺口溜:“阮啸仙,真过硬,审计肃贪是能人,群众见了哈哈笑,贪贼见到失了魂。”


阮啸仙工作照




阮啸仙领导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使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执行财经制度以及政府机关作风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反贪污腐化和反浪费斗争中,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在他的努力下,苏区中央机关有29名贪污分子被送上法庭,使军政机关每个月减少开支20余万元。阮啸仙和全体审计人员被誉为“ 苏区经济卫士”,阮啸仙也成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奠基人。

中央红军长征后,阮啸仙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奉命与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1935 年3月,在赣南信丰、安远交界处转移途中遭敌包围,在指挥突围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8岁。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一 同突围上油山的陈毅,在惊悉阮啸仙和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先后牺牲的噩耗后,于1935年4月含泪写下了《哭阮啸仙、贺昌同志》一诗,表达了他对昔日战友的悼念之情:
 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上一条:丰碑永存 | 楚天英魂——蔡以忱 下一条:丰碑永存 | 新中国成立的见证者——刘峻山

关闭